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规划发布物流行业最被看好
发布日期: 2012-02-24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提俊男 阅读次数:2865 次
科技部近日发布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要在十二五期间取得较大进展,以加速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化、信息化转型。
新概念引领全新风潮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建立完善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培育一批现代服务新业态,打造一批知名服务品牌,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在《规划》对未来五年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部署中,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文化、数字生活、社会化公共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六大行业列入规划。《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这次规划中所提出的“现代服务产业”应该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而其中包含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文化等新概念更是之前很少被关注的领域。
海通证券(股吧)电子信息行业分析师邱春城认为,《规划》的制定,着重于应用模式的创新和示范应用,以电子信息行业为例,新兴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产生的新的服务形态。宽泛的将整个通信行业也属于服务行业的一个范畴,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数字平台都归属于其中。规划发布之后想必会有后续政策支持跟上,对于相关板块会有所提振。
电子支付和电商受益最大
邱春城认为,就目前来看,两大细分产业有望受益于电子商务的大发展。一是电子支付产业。在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中,电子认证、电子支付、现代物流、标准体系、信用体系等均受益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支付”,随着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及《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出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布也被提上日程,从而意味着电子支付产业有可能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射频技术股以及为电子支付提供设备的相关产业将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契机。
二是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电子商务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在金融危机中,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销售成本,扩大销售半径的优势凸显,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股吧)利用电子商务意识逐渐增强,以及运营商加大客户服务以及培训力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B2B电子商务营收规模同比增长46.6%。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渗透率仅为10%左右,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艾瑞咨询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30%,从而意味着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的业绩弹性将更为乐观。
电子支付产业可关注东信和平(股吧)、南天信息(股吧)、航天信息(股吧)、恒宝股份(股吧)等个股,其中恒宝股份(股吧)还将得益于银行卡业务的升级服务,前景不错。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重点可关注生意宝、焦点科技。
邱春城还表示,物流板块是一个朝阳性产业,在经过振荡之后,必然会产生更为乐观的长线做多机会。对于现代化物流来说,可以借助“物联网”东风,搭乘新一轮技术革新的高速列车,积极构建统一信息平台,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产业物流服务体系,促使物流业走向高端服务业。
不过目前我国物流业尚未做大做强,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制造业物流整合外包的比例偏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理顺,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仍然存在,技术和标准体系不健全,等等,这些突出问题一直制约着物流业及其信息化的提升。只有解决好以上问题与瓶颈,我国物流信息化才能进一步做强,为国民经济建功立业,并带动国内软件产业进一步成长。具体投资机会可关注新宁物流、飞马国际(股吧)、中储股份(股吧)、保税科技(股吧)、恒基达鑫、铁龙物流(股吧)。
2012交通运输业十大展望
编者按:2011年交通运输业各个板块都事端频频:高速公路的天价过路费引来万千口水,动车事故后高铁降速,全球经济不景气拖累航运业,欧盟向航空公司要“买路钱”征收碳排放税……
尽管风波不断,但整个2011年交通运输业依然快速前行,交通运输业“十二五”规划亦于年中出台。按照该规划,整个“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业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到2015年,初步形成涵盖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的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而作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交通运输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能否在2012年获得突破,市场将拭目以待。
航油价格下调助推航企利润释放
2011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宣布推行航煤定价机制改革,并从8月起对出厂价实行逐月调整,方向则是逐步实现市场化定价。之后的三个月,国内航油价格已经连续下调三次,而12月则上调。
据了解,航油价格第三次下调是自11月1日零时起,国内航空公司从中航油采购航油的综合成本从10月份的7503元/吨下调至7279元/吨,下调224元/吨。为此,中国南方航空(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航空公司发出通知,成人800公里以上的长航线附加费自11月5日起下调了10元。
目前,中国国航(股吧)、东方航空、南方航空(股吧)的航油成本都已超过总成本的40%,航油支出也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航油价格下调,也意味着航空公司的成本支出将下降。
而对航空公司来说,航油价格调整频率增加,意味着国内航段的燃油附加费的调整频率增加,预计航空公司随后也将下调国内航段的燃油附加费。有业内人士表示,随之而动的燃油附加费降幅将会扩大到10元以上。
在2011年国内航油价格已经连续三次下调之后,进入2012年以来,航油价格再次出现下调。自2012年1月1日零时起,国产航空煤油出厂价从12月份的7653元/吨下调至7360元/吨,下调幅度为293元每吨。
点评:航油价格的下调也将会带动燃油附加费的下降,但有消费者抱怨航空公司对燃油附加费的调整过于迟缓。由于航油价格每月一调整,这导致燃油附加费的调整需要紧随其后。
欧盟碳交易税兵临城下
早在2011年3月,欧盟就已通过开征碳排放税的指令,决定把航空业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欧洲法院的裁决,只是正式给予这一指令的司法认定。按这一指令,全球4000多家经营欧洲航线的航空公司均须为欧盟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支付“买路钱”,从2012年1月1日起支付其排放权额15%的税额,并从2013年至2020年逐步上升至18%。
根据欧盟指令,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几乎所有起飞或降落在欧盟境内的国际空运活动都需要纳入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此前测算,开征第一年,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将因此增加成本35亿欧元。
之后美国开始起诉欧盟,美国航空运输协会与相关航空公司向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提出诉讼,由于该案件涉及欧盟法律是否合法有效的问题,伦敦高等法院于是就相关问题要求欧洲法院提供指导意见。
2011年12月21日晚,美国起诉欧盟征收航空碳税案以美国败诉结案。据中航协初步测算,开征第一年,中国航空公司增加成本达8亿人民币,并逐年递增,2020年达30亿,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
目前航空碳交易进展缓慢,因为航空公司尚没有获得他们的配额。不过汉莎航空、法航-荷航集团等航空公司已经开始或计划购买碳排放权。很多航空公司计划或已经开始将ETS成本转嫁给旅客。
点评:很多学者认为,欧盟是以“节能减排”为名,实际上是贸易保护,获得竞争的话语权。相对于美国的态度强硬,中国的回应也不含糊,即“要求中国航空公司采取三不对策,即不参加欧盟碳市场交易;不向欧盟管理成员国提交监测计划;不与欧盟谈判优惠条件。”
民航晚点有望改善
在全国“两会”政协经济组一次小组讨论会上,有政协委员向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抱怨:“坐飞机从来没有准点过!到底是什么原因?”李家祥解释说,“民航航班晚点的问题,最根本和直接的原因在于民航空域受限。”
这是李家祥首次在公开场合就空域问题做出表态。在前几年“两会”,国航董事长孔栋和东航董事长刘绍勇等都呼吁过空域开放,但民航局高层始终对此三缄其口。
而多年来民航晚点似乎有望在2012年得到说法和有所改善。
据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低空空域改革思路的明确以及空域管理体制改革被纳入“十二五”规划,这两大进展曾令民航业人士颇为振奋,并引发猜想:也许继低空开放之后,真正关系民航业未来发展的高空空域开放也将顺利突破?
据李家祥对外表示,低空空域改革目前已经开始在五个城市展开试点,到2015年将完全放开。
但业界更为关注的,还是以高空空域改革为核心的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统计,2010年以来,中国民航航班延误状况有增无减,更激发了业界对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吁。2010年上半年,民航局统计的中国航班准点率为76.98%,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值80%;2010年全年,中国民航航班准点率为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