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须反省对俄能源战略
发布日期: 2004-12-06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5573 次
12月2日,《国际先驱导报》刊登赵嘉麟一篇题为“专家称:中国须反省对俄能源战略”的文章,内容如下:
社科院国际能源问题专家李福川表示,“萨哈林最好的投资时机我们错过了”,他说,1997年,俄罗斯急需资金,与前来投资的外国公司签订“产品分成协议”,外国公司在俄开采的石油产品只要一部分留俄罗斯,剩下的可以全部拿回国。他指出,“这是对外国石油公司最有利的时候,印度等国的石油公司都在俄罗斯获益了,那是在俄罗斯投资最有保障的时候,但中国却迟迟不进入俄罗斯现在,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才着急,想起向俄罗斯投资、上管道,但产品分成协议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想进入也已经很困难。”
李福川强调,中国在海外寻油上确实需要向眼光长远的印度学习。“要是等到有一天,印度拿着离中国‘近在咫尺’的萨哈林石油卖到中国,那我们就真的没面子了”
李福川表示,俄罗斯市场存在着一种潜规则,而目前没有一家中国石油企业有在俄罗斯成功运作的经验,“如果独立去闯,风险非常大”。他认为,中国企业可以与俄罗斯国家控股或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开展合作,通过提供资金而支持其购买尤甘斯克股份,随后参与管理,从而学会潜规则。他表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问题上也应该加紧与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合作,因为后者将向俄罗斯政府提交确定最终线路走向的报告。
中国能源网CEO韩小平强调,中国过去没有把能源问题看做全局性问题,才造成了今天的被动,“在萨哈林的石油项目上,很早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就和中国交流过,但中国没抓住机会”。现在问题日趋严重的时候,中国寻油的章法却有点乱,“哪里有油跑到哪”。中国还是应该以战略眼光与外国政府和公司建立长远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