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实现首季“开门红” 吞吐量超过五千万吨
发布日期: 2006-04-05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5342 次
截至3月29日晚,青岛港全港吞吐量超过5250万吨,提前3天实现今年首季“开门红”,正向全年2.1亿吨的目标迈进。 今年青岛港提出了“自主、创新、发展”的主题,在自主创新中加快港口建设发展的步伐。1月6日,青岛港与威海港合资经营的集装箱码头——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开业运营,标志着青岛港迈出了山东省跨区域港口资源整合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资本扩张经营的重大战略转变,为青岛港集装箱大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据了解,公司合资合作3个月以来,生产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共完成集装箱 41008 TEU,同比翻了一番。
2006年以来,青岛港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想,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机制,“振超效率”、“孙波效率”继续领跑全港装卸生产,各装卸公司以“秒”为单位组织生产,不断提速“秒”时代,每秒钟,青岛港便吞吐6.66吨货物。在安全优质创高产的基础上,青岛港一季度再创一批生产纪录。其中,“孙波效率”一季度第五次刷新世界纪录,由每小时6138吨刷新为6218吨,青岛港作为世界矿石接卸的龙头港地位更加牢固。青岛港用优质的服务与高效率为他们的服务品牌“诚纳四海”赋予了新的内涵。
青岛港在全力提速“秒”时代的同时,不断创新市场,以良好的硬件条件、最快的装卸效率、优质的服务质量,吸引船公司不断上新线、换大船、多中转,世界级巨轮纷纷首航青岛港。截止目前,青岛港首季新增集装箱航线18条,3月份创每3天一条集装箱航线的纪录。其中,继2月28日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之一的“中远广州”(船长350.56米、船宽42.8米)首航之后,3月23日中远集团欧洲航线的另一艘集装箱航母“中远宁波”(船长350米、载箱量 9499TEU)在新船下水后又直接挂靠青岛港。
随着青岛港服务与效率的大提升,超大油轮首季频频靠泊青岛港,“船舶大型化”成为2006年青岛港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一季度共接卸超大油轮38艘次,创出每月至少12艘超大油轮靠泊接卸、每2.5天靠泊1条30万吨级超大油轮的纪录。青岛港在上新线、换大船之际,新货种也在不断增加,一季度新增进出口汽车、进口卷钢线材、胶合板、进口火车车箱、石膏板等货种20余种。
来源:中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