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产业动态>机械制造产业

“机器人换人”缓解用工荒用工贵

发布日期: 2013-05-09    稿件来源:    发布:周舟    阅读次数:2183 次
 

近年来,浙江各地普遍面临“用工荒”和“用工贵”,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如此,用“机器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既是用工现状的倒逼,也成了不少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选择,机器人尤其成为其中的亮点。
  杭州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始进行工业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后又跟日本著名机器人研发企业合作,进行系统集成研发,目前年产量约为100台,利润率高达50%以上。
  该公司机器人事业部项目经理魏秀权博士介绍说,公司出产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处是焊接,在一些汽车生产企业和民营企业应用已经开始变得日益广泛,近年来需求正在成倍上涨。
  “一方面是现在用工难、用工贵,另一方面机器人在精确度和工作效率上有人工不能比拟的优势。目前我们的焊接机器人只要编好程序就可以自动工作,末端定位精确度可以控制在0.5毫米以内。”魏秀权说,按照使用时间来平均,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价格仅是两个普工的工资,效率却是两个工人的2到3倍。
  “用工荒”和“用工贵”正在日益成为浙江企业的困扰。浙江省对千家工业企业监测显示,一季度有67.6%的企业认为“成本上升过快”是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其中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机器人换人”日益被企业所接受,这一趋势可能还将不断扩大。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国际机器人工业联合会日前预测,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3.5万部,比2011年增长约60%,占全球总销量17%。
  对于“机器人换人”,有人提出担忧,机器人大量取代劳动力,会不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魏秀权说,对于企业而言,大的环境还是缺员工,招不到人。“机器人换人”以后,虽然减少了劳动者岗位,但一方面需要更多的懂得编程等技术的专业人员,对劳动力结构优化是一次机遇。
  有专业人士指出,“机器人换人”不仅仅是简单地取代或者补充人力,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它能适应高端制造业发展,完善劳动力结构。这些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这些产业对于精度、粉尘等有很严苛的要求,是人所不能做、做不好的。
  同时,有研究人员提出,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类型逐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以前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的方式逐渐转变成依靠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这里面肯定会伴有转型的阵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吴要武说,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必然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就使得部分素质相对较低的产业工人出现回流。中西部地区应该做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人的承接。

联系我们
 MIQIAN谜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