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产业动态>旅游服务产业

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发布日期: 2012-02-28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提俊男    阅读次数:2339 次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加快推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许多人对日渐遥远的战争年代没有感性认识,对革命前辈的高尚情操也缺乏深刻理解,社会上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重利轻义的思想越来越重。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党提出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红色旅游由于其特有的教育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

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旅游

  (一)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一门科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理论之一,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大力开展工人教育、农民教育和干部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与党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的大事来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争取群众、教育群众、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针对当时人们埋头于经济工作却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再次强调“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20世纪90年代,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和深化改革的国内形势,江泽民、胡锦涛坚持继承并发展了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认识。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都是以灌输式为主。在学校主要通过开设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组织中则主要通过学文件、听报告,开讲座的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准确无误传达给了受教育者。但随着社会不断开放,人们的思想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刻板、僵化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所达到的效果愈来愈差,受教育者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势在必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须注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活力。
  (二)红色旅游
  1、红色旅游的起源与发展。“红色旅游”这一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独创。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2004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根据这一界定,红色旅游的特定历史时段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近年,研究红色旅游的部分学者提出应将“蓝海战略”的视角应用到对红色旅游的认识中,扩大红色旅游的历史时间段和涵盖内容。
  红色旅游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一直以纯粹的政治接待为主。从80 年代后期开始,红色旅游才逐渐开始摆脱纯政治接待的色彩,开始进入独立事业、企业运营时期,但红色旅游的真正大发展时期还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的。从90 年代后期开始,红色旅游才进入快速发展期,这时期国家旅游局就正式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并积极支持有关地方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这时期对红色旅游的认识主要是在推动老区经济发展。直到21世纪初,党的一系列重大活动为红色旅游大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关“红色旅游”这项政治工程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2、红色旅游的内容。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客体,以“红色精神”为主要内涵,突出显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革命和战斗的历程。《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红色旅游的主要内容归纳有八个方面:包括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程以及爱国统一战线情况、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烈士的主要事迹。这八项内容涵盖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阶段,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所积累、遗存下来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精髓和依据。
联系我们
 MIQIAN谜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