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出路
发布日期: 2012-05-07 稿件来源: 发布:提俊男 阅读次数:2405 次
2012年,贵州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发2号文件从国家层面赋予了贵州新的战略定位,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示范区”,力争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然而,这对贵州旅游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贵州旅游产业结构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旅游产业阶段: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相关产业中的文化含量不足,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既缺乏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更缺乏互动性、体验性的内容设计,没有独特性。
我认为,这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的旅游产业缺乏创意设计。
“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就强调:“中国创意产品太少。”
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所长孙守迁从日本考察回来也说:“日本一件饰品等于义乌一麻袋饰品,虽然有点夸张,但可以看出创意设计是多么的重要。”
在我们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又何尝不是如此缺乏创意设计。2011年,黔东南新闻网就曾报道:西江崛起,让曾是黔东南乡村旅游奇葩的南花苗寨游客锐减。南花村村主任潘仁跃分析了其中的重要原因:在南花能看到的,特别是歌舞表演,在西江也能看到;在南花能购买到的旅游商品,在西江比比皆是,两者的“同质化”程度太高。
这种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千篇一律的现象到处可见且愈演愈烈,最后就导致我们的文化旅游失去了灵魂。
那么,在此重大历史机遇面前,如何抓住机遇,避免以往“同质化”发展的老路子,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示范区”?
答案不可置否:只有用创意的发展思维来激发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才能赢得旅游产品的高附加值,赢得高额回报,贵州文化旅游创新发展需要创意理念来推动,创意是文化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意是贵州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命脉所在。
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创意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观念、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因此,创意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创意是贵州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灵魂,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
迪斯尼公司之所以能够以小小的卡通形象成就今天的传媒帝国,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品牌延伸——迪斯尼主题公园、旅馆、观光游轮等方面的创意。
“创意文化旅游”并非为创意和文化旅游的简单合并,而是要用创意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模式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及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在创意理念的引导下,将智力因素和思想的火花与当地的文化资源完美结合,通过创新使那些原本静态的旅游要素活化,进一步增强原有产品、服务的体验性和吸引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并充分展示贵州文化旅游的魅力。
文化旅游创意源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离开传统的基础,文化旅游创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贵州文化旅游创意的发展不能盲目的照抄照搬其他地区成功的文化旅游创意项目,要结合自身实际条件。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积极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作为今年四月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会场的普底已经作出表率。其设计单位天海规划在进行百里杜鹃普底彝族风情小镇的打造中,就牢牢根植于普底所具有的丰富且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将普底杜鹃花文化、彝族文化与建筑文化融合进行创意设计,快速确立了百里杜鹃普底彝族风情小镇的主题形象。
通过这样不断地创新,相信贵州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籍自身优势,用创意激活文化旅游资源潜在价值,并坚持以本地旅游资源为依托,注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内涵,定能成就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