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产业动态>旅游服务产业

一些地方发展山区旅游压过执行防灾法律

发布日期: 2013-07-16    稿件来源:    发布:周舟    阅读次数:2229 次
 

截至7月14日晚,发生在四川省都江堰中兴镇三溪村的“7·10”特大山体滑坡已确认造成43人遇难,登记失踪和失去联系118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发生在7月10日11时许的这场特大型高位山体滑坡共将11家农户卷入泥石流中,而其中有8家为经营性的农家乐。这样的情况甚至造成了灾情统计的困难。

都江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扬杰对外通报称,外来避暑人员流动性大,加上一些农家乐老板也在灾害中遇难或失踪失联,很难获得准确的情况。“因此,我们公布的遇难、失踪或失去联系人员的总数一直在变化”。

记者统计发现,在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灾害事故中,山区旅游景点往往都成为死伤最重的地区。多名防灾减灾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近些年各地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一些处在山区的旅游景点却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和灾害预警,以致发生灾害时措手不及,甚至增加了受灾风险。

预警不足

近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带领工作组赴都江堰山体滑坡现场,经专家现场初步调查,估算滑体宽约300米,纵长约150米,体积超过150万立方米。滑坡位于一自然斜坡的反倾坡地带,出露基岩为砾岩,岩体强度大,加之植被极为茂密,灾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据专家初步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山体开裂形成震裂山体。7月8日以来的持续特大暴雨形成的坡面地表水,大量汇流渗入到震裂山体的贯通性裂缝,形成高水头压力,在其推动下,坡体突发高位滑动,造成房屋被掩埋。因此,该地质灾害为一特殊地质和降雨条件下形成的特大型高位滑坡自然灾害。

按照这一结论,当地在7月8日就已经开始了暴雨天气,当地是否对群众及时进行了转移©是否及时阻止游客进山©当地官方通报称,强降雨发生后,成都市和都江堰相继发布了暴雨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有群众和游客还向媒体证实,7月9日晚确有镇村干部提醒他们转移,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部分群众、游客并没有马上离开。

长期在四川一带进行灾害研究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鲍文,原本这几天要前往都江堰一带调研,但因为持续下雨,他推迟了计划:“很多时候,我们对灾害并不是没有预警。比如天气预报,如果持续暴雨,它就会提醒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但是很多人总觉得发生的几率小,不那么敏感。”

而在国家减灾委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看来,预警不应该仅仅依靠民众自觉:“最重要的就是每个地方的政府要对风险有综合判断。比如去年北京立交桥底下淹死人,今年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就采取措施了,所有的立交桥底下,如果水深超过30公分,民警就要采取封路的措施,把护栏打开让车子能够掉头。”

“这是吃一堑长一智,但很多地方吃了堑还不长智。没有死人,就不采取措施。”程晓陶说。

7月14日,四川省防汛减灾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各地山区特别是龙门山脉一带的山区农家乐,汛期一律不准接待游客,其他易发山洪泥石流的类似地区,受安全威胁大的山区农家乐汛期也必须关停。

有法不依

在更多山区景点,天灾并不是惟一威胁。

“这些年来,很多地方倡导发展‘沟域经济’,就是在一些比较穷的山沟结合旅游经济、生态农业经济等等,吸引自驾到山里旅游的人。”程晓陶说。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全年,乡村旅游为都江堰市带来游客640.19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12.32亿元。中兴镇三溪村就是当地著名的一个乡村旅游点,乡村里遍布了大大小小的农家乐。

“如果没有山洪,这肯定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只考虑发展不考虑洪灾,万一碰上灾难怎么办呢©”程晓陶说。

“这些现象其实是有法律来约束的。我国防洪法早已明确规定,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程晓陶介绍,河道管理条例等其他相关法律也有类似的规定,但因为和老百姓迫切想致富的愿望产生了冲突,而暴雨的天气又不是年年都有的,所以执法人员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而在鲍文看来,根子不在老百姓身上。鲍文常年奔波于雅安、阿坝一带山区。他认为,老百姓对风险的把控是盲目的,很多时候是政府在引导。“就比如说规划,老百姓都愿意住在山上,他们吃过亏,所以住在高处,但是地方政府不让他们住在山上,在下面修了房子让他们下来住;包括旅游业,地方政府都支持往大发展,那老百姓自然会跑到河道边去建农家乐”。

程晓陶认为,从我们国家灾害特征看,近年来70%左右的伤亡都在山区,都是山区的泥石流、滑坡造成的。他据此建议,应该更科学地分析经济发展与防灾安全的比重。“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减少伤亡的话,就要把重点放在山区,放在中小流域”。

联系我们
 MIQIAN谜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