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产业动态>旅游服务产业

主题公园风景独好 深圳旅游有点“偏科”

发布日期: 2014-02-24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周舟    阅读次数:2928 次
 

近日,国际著名市场调研公司“欧洲透视”公布了“全球旅游城市排行榜”,榜单显示,深圳名列第7,成为继香港之后的第二个进入前10名的中国城市。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地、客源地和出入境游集散地之一,深圳的旅游行业发展愈发蓬勃。

随着东部华侨城、华侨城欢乐海岸等休闲度假景点和主题公园的相继落成,加上原有的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老牌景点,深圳主题公园之都的名号越来越响亮。各大主题公园近日也纷纷晒出了“成绩单”,显示近两年游客人数逐年攀升。

而近年来,随着来深居住和定居人群的稳定,深圳的旅游市场也发生了变化。春节“空城”的景象不再,表现在旅游业上,也有了变化。

更多的人来深,也有更多的人留深,这是否意味着深圳旅游城市的魅力逐渐提升深圳旅游产业是否从“门票经济”转向了“综合经济”在一些研究人蚀来,深圳旅游环境趋好,但核心资源稀缺。城市的综合实力增强是吸引外来游客的关键,但深圳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打破现有的主题公园式的单一模式,发展旅游产业的“湾区经济”。

各大主题公园人“财”两旺

现象

根据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发布的报告显示,马年春节期间深圳共接待游客563.2万人次,同比增长9%。旅游总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11.6%。

全市各大旅游景区相当火爆,重点监控的25家景区共接待游客442.1万人次,同比增长18.5%。深圳18家经营性收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196.6万人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其中,华侨城4大景区接待游客84.9万人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7%。

深圳老牌标志性景点世界之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黄金周7天景区内共接待中外游客25.6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0%,其中年初二、初三连续两天游客超5万,经营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且近几年游客量年均保持在300万人以上。

作为年轻人的欢乐圣地,深圳欢乐谷也在春节期间吸引了19万名中外游客,入园人数同比去年增长近6%,其中夜场入园人数同比增长64.18%,外地游客入园人数增幅达9%,营业收入也有大幅增长。

从广州来深的游客刘先生告诉记者,因为父母喜欢东部华侨城的环境,所以他和家人已经连续3年春节都到东部华侨城度假。从2007年建成至今,东部华侨城成为深圳旅游的又一张名片,吸引了不少珠三角城市的游客。东部华侨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共接待游客约29万人,其中80%是散客,酒店的入住率也超80%。

旅游环境趋好核心资源稀缺

分析

世界之窗负责人表示,前来景区游玩的主力军是散客,以家庭为主的自驾游、自助游也是近年的新趋势,家庭游客占五成以上,其中以珠三角地区居多,另外还有“湘”、“鄂”、“赣”、“桂”等地的自驾游客。受厦深高铁的建成通车影响,广东潮汕、福建地区来深的游客也猛增。

近年来,随着广深港高铁、厦深高铁以及新的航站楼落成,加上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的完善,不少外地游客感觉到来深方便了许多。在暨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董观志看来,交通便捷是深圳与其他城市频繁往来、交流互动的重要因素。不过,董观志认为,来深游玩的人数增多,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旅游效应增强了,而是整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旅游环境不断优化了。“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城市环境好,城市活力大,经济发展程度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地游客。深圳综合环境提升,也让许多外地来深打工的人愿意留深,甚至把家人接过来过年”。

此外,深圳还是一个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在董观志的研究中,很大一部分来深游客只会在深圳逗留两三天,便经深赴港澳,甚至飞到东南亚国家。谈及深圳真正能吸引游客的旅游核心资源,除了几个比较有名的主题公园外,便显苍白。

虽说深圳是个滨海城市,但董观志认为,深圳的滨海资源优势也不是非常明显,甚至相较于惠州、珠海等邻近城市来说逊色许多。“深圳的大小梅沙只是地方性的,还算不上是区域性的,更不像三亚那样是全国性的。如果真的要看含海南岛的海洋资源更丰富”。

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也认为,深圳没有大山大水,不是一个资源型城市,仅有的滨海资源也由于开发滞后,使得滨海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相比之下,惠州却把巽寮湾打造得有声有色,甚至成为东部海岸的轴心。

■声音

打破单一模式

发展“三湾一岸”

“三湾一岸”是宋丁对深圳旅游产业提出的发展设想。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深圳旅游产业始终走着华侨城主题公园式的发展路线,在每次的黄金周游客数量统计中,客流最大的依然是几大主题公园,发展模式非常单一。”在宋丁看来,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需要被打破,深圳旅游产业需要转型升级。

“三湾一岸”是宋丁对深圳旅游产业提出的发展设想。“三湾”指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一岸”则指珠江东岸,宋丁认为,这“三湾一岸”基本把深圳260多公里的海岸线涵盖进去了,上面还分布着大量的产业,但是留给旅游业的空间却很有限。”深圳海湾的建设的确做了一些工作,但做得还不够,深圳湾因为近城市,所以打造得不错,但是它的容量还是有一定的升级空间。至于“一岸”,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已经被城市空间、前海、蛇口码头和其他产业占据了,但宋丁认为,中间仍然有不少的空间可以按照旅游岸线来打造。

宋丁认为,深圳真正的滨海旅游代表性的方向应该是深圳湾和大鹏湾,多年来,政府对它们也保护有加。“保护是对的,但是也错失了很多良机。深圳对于大鹏湾和深圳湾的进一步开发一直停留在文案上。”在宋丁看来,深圳未来滨海旅游的核心是要以大鹏湾为基础,沿着两岸来拓展,按照国际标准来打造,但现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深圳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压力还很大。

国际化基础成型

开发仍需大视野

许多城市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都力图从“门票经济”转向“综合经济”,有些地方还试图降低部分景点的门票,但董观志认为,这种做法并不科学,“门票经济”和“综合经济”应该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圳作为主题公园之都,景点门票非但不能降,还需要有一定的比重。门票是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不能取消,同时要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产业。

多年来,深圳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旅游城市,那么国际旅游城市究竟有何标准据了解,曾有旅游研究人士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标准,如外籍常住人士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在5%以上;是否有国际可进入性,国际航线的数量达到50条以上;市民的好客度(问路回答的准确性和回答时的热情程度、异域餐馆数俩等,但是这些评价标准在权重方面具有主观性。

单纯从这些指标看来,深圳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宋丁认为,从真正的国际化视角来看,深圳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岸线经济、旅游项目和国际投资方面还是不够的,整个城市的品牌知名度、视野开放也不够。”谈及深圳最大的旅游地产开发者华侨城集团,宋丁认为其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做创新和探索,华侨城至今还缺乏一个国际化的动作。总的来说,深圳要做国际旅游导向的城市,压力还是很大的。

联系我们
 MIQIAN谜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