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经营
发布日期: 2003-05-28 稿件来源:综合管理部 发布: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5215 次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向全世界开放,提高无形资产经营意识,掌握无形资产经营的科学
方法,依法、有序地进行无形资产经营已经迫在眉睫。
在领先进入新经济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利用无形资产合理配置资源,低成本和高效
率地开发新产品,富有成效地进行产权交易和融资,扩大资本运营的弹性空间,降低经营风险,
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增加现金流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已经成
为经营的重要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无形资产经营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许多“微软”式的奇迹。
以智力资本为核心的无形资产逐渐取代金融资本,成为企业竞争力迅速加大、综合国力迅速提
高、经济高速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驱动力。
中国资本市场同世界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仅从上市公司角度看,在总体上,
无形资产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仅为西方企业的1%,三分之一以上企业扣除土地使用
权、特许经营权外的无形资产为零,能够充分显示企业技术含量和市场经营能力的智力资产绝
大部分没有进入到资本结构中,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财务报表上没有任何无形资产项目的
显示。无形资产项目不健全,无形资产在公司兼并、资产重组、置换、出让所带来的产权交易
中没有进入到新整合的资本结构中,无形资产在管理、资源配置、提高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等许多方面不能发挥其独特的积极作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不能充分显示和
实现,等等,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此下去,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将与发达国家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在国际产权交易中,将面临着
巨额损失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服务,本报在国内率先推出《无形资产》专版,希
望通过有关信息的披露、专家意见和建议的汇总、国内外成功案例的推介以及由我们会同法律、
资产评估、会计、知识产权、广告策划五大专业的专家学者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服务,利用中国
全面开放资本市场之前留给我们的并不很多的时间,希望以更快的速度,协助上市公司乃至所
有中国企业在资本运营和无形资产经营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无形资产》专版的设立得到了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先生及其他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本报将与刘鸿儒先生担任主席的深圳市资本市场研究会的专家们充分合作,以他们的研究成果
为基础,以他们的业务为依托,力求达到上述目的。
(全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