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成动态

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 2003-06-02    稿件来源:综合管理部    发布: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4911 次
●不打破医疗的国有垄断格局,不建立多元化医疗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竞争,也就不 可能真正解决医疗设施短缺的问题   ●建立健全对宏观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这 是从这次“非典”事件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经过这次抗击“非典”,深感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十分迫切。   供给严重短缺   这次北京在3、4月份面对“非典”突然冲击时措手不及,就充分说明我们的医疗卫生的供 给不足,私有制现象严重。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3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万 个;病床床位31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97万张;卫生技术人员440万人,其中医生209万 人,护士师、护士128万人。全国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6025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农 村有乡镇医生和卫生员128万人。这些数字看起来都不小,但如果以十三亿人口作分母,比率 是非常低的。我们不得不居“安”思危,下决心加快全国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改善城 乡医疗条件,保证满足全民卫生健康需要。这就要求加大医疗卫生建设的投资。   目前在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投资中的排位中,中国居第188位。这个落后格局 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根本扭转。就像前五年下猛力加快生态环境和交通运输等“硬件性” 基础设施建设,扭转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样,今后应当用几年时间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 软件性”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扭转人自身发展的“瓶颈”。经济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软件” 建设比“硬件”建设更为重要。   发行公共债券   最近,国务院已经决定,中央财政建立20亿元“非典”防治基金,各地也安排了50多亿元 “非典”防治专项经费,财政资金直接或间接用于“非典”防治工作的资金还有很多,患“非 典”的农民和困难群众免费救治,这些措施非常及时、正确。但这只是短期的应急措施。为了 在不给近期财政预算支出增加太大压力基础上,解决医疗卫生的长期性私有制矛盾,带动全国 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从今年起,每年发行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债券,通过公债融 资,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内需增长机制   中国人口多,医疗卫生摊子大,今年政府部分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只能用于“公共卫生医 疗”,其他可以逐步走向民营化,在国家严格监管下发展私立性医疗卫生机构。这就要求进一 步打破医疗经营的国有垄断格局,建立多元化医疗卫生体制。   最近十多年,我们在医药、医疗设备制造等方面有了一些非国有化的创新,如培养了一批 上市和没有上市的医药企业。实践看,很成功,药品供给的市场化体系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 也有了明显的竞争,药品供给短缺的格局基本打破。但是,在“疗”方面,国有垄断框架几乎 原封未动,民营进入困难,没有私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下一步深化改革可考虑将其纳入。 如果不打破医疗的国有垄断格局,不建立多元化医疗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竞争,也就不可 能真正解决医疗设施短缺的问题。   推进医院企业化   今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除了少量由提供基本医疗的社会保障体系决定的公益性医疗机 构外,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包括医院,都应当走企业化道路,都应当按照医疗规律进行必要而 合理的企业分工。   比如,治伤和治病,治一般病和治传染病,治慢性病和治急性病,应当在经营体制上有所 分工。经济学中广泛发生作用的分工规律应当可以在医疗中加以体现。医疗机构缺乏合理分工, 进和出的门槛低,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防、治、研向精深方向发展,不利于推进专业化中 西医结合和提高国家医疗竞争力。加强医疗事业的分工和竞争,就要求建立具有一定分工水平 的专业医院。同时,从长远看,应当逐步建立医生特别是传染病医生高薪制。   完善监督机制   如果要对中国目前所有行业的宏观管理情况作一个评估,那么可以说,主要是那些垄断行 业的宏观管理存在比较突出的“缺位、越位、错位”这样一个“三位”问题。这些行业,吸纳 国家的金融、财政、人才、交易等方面的资源非常多,浪费非常大,而运行效率却很低。其中 以教育和卫生行业的问题最为突出。   解决这些行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一方面是要尽快打破垄断,加快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 有宏观调控的“公立、公营”和“私立、私营”(还有股份制)之间的竞争,通过竞争打掉“ 大锅饭”,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要改进宏观管理方式,关键是要形成法律和其他必要的行政、 社会的约束机制,形成有社会和民众监督的行业领导体制。   刚刚结束的政府机构调整,专门成立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实际上就是要从宏观上 加强食品和药品的卫生和安全管理的监督、制衡,为人民的健康安全负责。建立健全对宏观管 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也是从这次抗击 “非典”中得出的一条很宝贵的经验,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启示。 国际金融报 陈东琪
联系我们
 MIQIAN谜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