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建议(上)
发布日期: 2003-06-13 稿件来源:综合管理部 发布: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5434 次
主持人语:“非典”的突然降临,固然给了中国旅游业不小的冲击,但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完整
的旅游产业的概念,从而为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创造条件。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
旅游经济发展,将损失减少到最低,这是当前旅游工作的重心。关于“非典”对旅游业的影响,已
有不少机构和学者进行了评价,国家旅游局也正在组织力量进行全面评估。“非典”是对中国旅游
业的一次冲击,也是一次加快调整的机遇,有助于把多年来需要做而未做的事情做好。本文重点分
析了“非典”对旅游业影响的特征、旅游业潜在的机会、对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应采取
的政策。
认识旅游业的“四个特征”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动力产业、国际产业和敏感产业(风险产业)。朝阳产业和动力产业已经
在国家旅游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充分体现,此次“非典”所强化的将是后两个特征。
旅游行业受灾害、战争以及社会动荡的影响很大,此次“非典”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其
“敏感产业”的特征,这就需要考虑建立平时和特殊时期两套运行机制,要求在特殊时期政府对这
一产业实施政策援助。对旅游企业和地方而言,发展旅游也要有风险意识,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心
理准备和机制上的能力。
旅游业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这次“非典”冲击表明,除了产业经营领域开放、
实现国际化之外,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的国际协作机制,已经成为进一步推
进中国旅游业国际化进程的重点。
此次“非典”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进一步凸现了旅游经济的“四个软肋”:一是旅游行业的
敏感性,建立安全运行机制十分重要;二是休假制度和旅游方式的弊端进一步显现;三是旅游企业
的散小弱问题;四是产品结构亟待升级。
实现旅游业的“四个提升”
“非典”导致的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尽管不利于旅游经济规模的扩大,但却有助于消化“旅游经
济”热而导致的隐患,把危机转化为机遇,实现以下四个提升。
1、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基础,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以防治“非典”疫情为契机,有利于全面提高旅游行业的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创造一个游客
放心的旅游环境。旅行社要完善旅游团资料建档案工作,保证旅游接待车辆的清洁卫生,对出现退
团的妥善处理;饭店要强化对客房、餐厅、厨房、公共娱乐区域的卫生管理,建立更加严格的清洁
制度,建立客户资料等;景区要注重清洁卫生工作和配套医疗服务等。
2、推进新旅游观念形成,加快新产品建设和结构升级
“非典”将使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形成新的旅游观念和旅游方式,这对培育新的旅游
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一是度假型旅游有望取代观光旅游成为主流;二是更多人会关注旅游的健
康和养生功能,与康体保健相关的旅游活动备受青睐,生态旅游前景看好;三是大规模的团队旅游
压缩,自助型、小团队的个性化旅游将盛行,企业也将逐步从价格战转移到将重点放在开发新产品
上。这些变化将有助于小康旅游的形成,催生新的旅游观念和休假制度改革。
3、推动旅游企业重组,提升旅游企业素质与竞争力
小、散、弱、差,经营集中化程度低,这是我国旅游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的主要原因,“非典”
冲击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企业的集中化进程,提高行业竞争力。面对市场需求的急剧衰退,那些
资质不好的企业将面临困难,迫于资金压力急于售出的愿望也会更强烈,这将有利于一些渴望做强、
做大的企业加快收购进程,减少收购成本,寻找更多的收购对象。
4、推进与世界的接轨,迅速提高旅游业国际化水平
“非典”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此次世界有不少国家和地区遭
受了“非典”冲击,其中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亚太地区更是重灾区,中国是世界旅游经济
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之一,中国旅游的滑坡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这次危机拉近了中国旅游与世界
的距离,也为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提供了契机。我们应根据旅游业的内在要求及加入WTO后的形
势,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以提高产业运行质量为标准,培育带动性强、效益明显、规模经营的
产业链,提高旅游企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继续看好旅游业的“四个依据”
此次“非典”疫情对旅游的影响,就像一盆凉水浇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上,绝对不会把火浇灭。
基于以下四个理由,对中国旅游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一、此次“非典”疫情对旅游经济的冲击,目前还只是消费环节出现暂时终止而产生的,旅游
的供给系统并没有出现问题,因此只是“外伤”,中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各种内在条件和动力依
然存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非典”疫情已经得到了遏制,强劲需求在短暂压缩后将释放。
二、中国旅游经济有着一个独特的优势————大国旅游。一是有巨大的内部市场需求,在短
期内可以形成新的扩张局面;二是地域广阔,长线旅游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但短线旅游和区域旅
游可以获得发展,实现地区之间互补;三是产品类型丰富,观光产品受到冲击时,又培育了许多新
兴的旅游产品,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配合补充;四是可以发挥各行业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推动,谋求
实现综合的经济效益。
三、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抵御市场波动和风险的经验。
四、这次“非典”的防治还将有利于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安全、卫生保障
等方面的建设,这将为我国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良好的基础。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