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披露蜂拥将至 今年季报将有三看点
发布日期: 2003-04-07 稿件来源:综合管理部 发布: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6776 次
据相关规定,各上市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季报应在4月30日之前公布,目前在去年上市公
司年报尚未全部公布完毕之时,这势必形成年报与季报叠加的现象,我们如何应对今年的第一
季度年报呢?
今年季报三特点
今年一季度季报较2002年三季度季报有以下几点区别。
首先是在股东一栏中保存了股东人数数目,但却撤掉了定期报告通常有的十大股东。相关部
门在出台此项政策时,可能是考虑到基金也会公布季报投资组合报告,而目前市场的主流热点又
集中在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股与行业景气股中,所以,从基金季度投资组合中可以了解到当前市
场主流资金对市场热点的看法。
但毕竟对于那些持有并非是市场热点重仓股的投资者带来一定的不便,不知道自己手中的个
股前十大股东是如何变化了,从而也难以了解与自己同样为公司股东的大资金们的看法。
其次是季报有年报化倾向。从宝钛股份新鲜出炉的第一份季报来看,目前上市公司的季报已
有了明显的年报化特征,比如说表格化,这与年报如出一辙。再比如说年报中对产品的细分以及
毛利率等诸多样式与年报极为相似。从而使得投资者在研读季报时能够与年报对照着看,尤其关
于一季度毛利率所反映出产品的盈利能力能够心中有数,从而决定自己的操作策略。
第三是季报有了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季报毕竟是一季度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反映,而由于各
行各业的经营状况不同,从而使得部分行业有了较强的季节性特征。这在年报中难以反映出来,
因为年报是一个会计周期。
但季报所反映的季度经营成果有淡、旺季之别,如果投资者简单地以1×4来计算全年业绩的
话,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比如说农业中的水果业、种植业,家电行业的空调业等。
所以,此次季报中就设立了季节性特征一栏,给投资者研读季报时能够有所察觉公司季节性
的收益变化。
认真对待季报信息
虽然目前市场有部分投资者持此观点:已经公开的信息利用价值不明显,因为在一个有效率
的市场中,大机构凭借其庞大的社会资源和独特的研发能力,早就将上市公司的所有信息了解了
一个底透,况季报披露的财务数据是公司内部的一个基本估算,不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这
就难免不出现一些上市公司借此进行利润操作的可能,
所以,对季报的重视程度也就不高。
但是,条条大道所向的罗马并非一日建造而成的,虽然大机构能够先于市场了解到一些信息,
然而其了解的信息有时候未必能够变成或一步到位地变成证券市场上的相应表现,近期汽车股的作
为即为最好的佐证。
汽车行业在去年三月份出现井喷,汽车股也随之在去年下半年出现扬升行情,但是在年报即将
结束的四月份,汽车股也没有明显结束升浪的迹象,由此可见,对信息的掌握上可能有先有后。
所以,对今年季报应认真分析对待。
季报三看点
就目前而言,研读季报要把握以下几点因素。
一是看股东人数变化。由于今年没有了前十大股东的资讯,因此只能从股东人数推测的人均持
股来判断大资金的进退。同时,更要结合个股在一季度的日线图以及基金的季报投资组合,
如此一来,对资金的动向把握上也能够有个八九不离十。
二是从毛利率把握成长性。对于企业长期的成长来看,主要依赖于新的利润增长点出现和产品
所处的行业背景。如果产品行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那么,毛利率必将随着产品的扩大以及价格的
提升等诸多因素获得提升,企业的成长性也就体现出来。所以,将季报中公司主导产品与年报中毛
利率进行仔细对照,看毛利率是否上升, 如果是,那么,此股就是一个很有潜质的股票。
三是关注募集资金投向。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次新股或者有增发再融资行业的个股而言,企业
的成长性体现在新的利润增长点和行业,而新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是新项目的建成,如果再结合行业
分析的话,那么,对企业的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能力也能够了解得差不多,从而对自己的投资决策
也就有了信心。
当然,融资不一定是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所建设的项目也要关注,这不仅仅是新的利润增长点
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当期财务费用的问题,因此,对季报的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方才能够做到
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