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知识产权利器
发布日期: 2003-05-15 稿件来源:综合管理部 发布:信息中心 阅读次数:4632 次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企业面对环球市场日益剧烈的竞争,有关倾销、反倾销以及知识
产权等纠纷频繁发生,加强对专利、技术秘密、商标品牌、研究报告、著作权等涉及知识产权
业务的研究正在受到企业的重视。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已成为全球化的知
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如果漠视它,企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企业的持久生命力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又在于使这种新的技术实现产业化。
创新的成果应该为企业所拥有,也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便是保护企业创新成果
的法律依托。
企业的技术创新,若不通过知识产权的方式加以保护,就会形成“创而不新”的局面。在
产品价值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越大,专有技术的含量越多,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也
就越强。
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合法取得的市场垄断权,是参与公平竞争的资本。有无自主知识产权,
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大不一样。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在于“自主”二字,“自主”的含义就
是拥有支配权。企业拥有了对技术的自主支配权,一是可以在企业内部实施和运用、提高产品
的附加值;二是可以限制他人使用,以独占市场;三是可以允许他人有偿使用这种技术,以产
权交易的方式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来说,许可他人使用与
否,两者都能起到制约竞争对手的作用。
我国的国民经济已持续多年高速增长,高科技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走向知识产权强国是
大势所趋,但这需要时间。
缩短这个进程,关键有三:一是企业界对这一重大命题的关注程度,二是对知识产权制度
的研究和运用程度,三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的程度。在运作中,一要着力营
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开拓创新的空间;二要改善政策与法律的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
的力度;三要大力引导企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促其转化为生产力。
企业作为实施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主体,应及时把这一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命
题,提到战略的高度来对待,从而形成一个从技术创新到形成产权到市场营运,然后再进入新
一轮技术创新的、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为加速我国迈向知识产权强国,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来源:经济日报